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点是( )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19世纪末清政府考虑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
三幅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 “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④ “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