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其中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甲”或“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探究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测得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物理量 1 2 3 4 5 6时间t(s) 0.89 1.24 1.52 1.58 1.97 2.15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 1.50(1)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物体运动的s﹣t图象.(2)根据作图可判断出表格中第 组数据有错误.(3)若某同学提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猜想,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作 图象.若该猜想成立,则物体做 直线运动.
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五个点,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小车做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选填“小于”或“大于”)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 m/s.
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1、2、3、4、5、6、7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测得:x1=1.40cm,x2=1.90cm,x3=2.40cm,x4=2.90cm,x5=3.40cm,x6=3.90cm.由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车在通过第2个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为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根据热辐射理论,λ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λm•T=2.90×10﹣3m•K.那么:(1)老鼠发出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约为 m.(2)老鼠发出的这种最强的热辐射每份能量子(光子)的能量是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