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送人之巴蜀[明]吴文泰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若见东风杨柳色,便乘春水泛归舟。这首送别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简要赏析。(6分)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
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回答问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人说:“诗忌说理”,可本诗的理说得很好,试简析之。
阅读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回答问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请用简练的语言欣赏本诗构思上的特点。
阅读王勃的《山中》,回答问题。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请分析三、四两句对主题的衬托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 就你有体会的—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本诗前两句与后两句均为写景,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