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之前,没有人曾认真地考虑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进行一场根本革命,没有人提出过农民大众可以转变成有文化、有财产、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这样的见解。”材料中的“ ”应为( )
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伏尔泰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辜鸿铭说:“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清廷)内虚外感,纷至迭乘,如一丛病之躯,儿难著手,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效……”。材料中的“时髦”指的是( )
1743年旅居山东聊城的山西和陕西客商集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作为祭神灵(关公)、联桑梓(故乡)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 )①山陕商人逐渐成为一股政治力量 ②晋商注重乡谊联络③晋商崇尚诚信和忠义 ④晋商汇兑、存款放款场所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