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被人们称为“大选年”。5月6日法国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当选。11月6日奥巴马在美国大选中赢得连任。材料二: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选举产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有人认为,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融合,我国与美、法的政体将走向趋同。请对此进行简要评析。(8分)
有人认为:“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些现象:工作推进不顺时,有的干部会声称,“不是我 们没努力,都怪机制不健全”;促进发展出现失误时,有的人会辩解,“根源在于制度有漏洞”;改革需要强力推进时,有的则振振有词,“先得建立完善制度”。在这些人眼中,任何问题讨论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制度问题。制度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按照材料中这些人的逻辑,只要解决了“制度”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运用哲学知识评析该观点。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析。
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