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常常说出启蒙运动的富有代表性的口号,如“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一个国家若划分成少数大地产是危险的”等。这表明启蒙运动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