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时候,人们登高远望,总难免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有人在谈及父母时总是心生愧意: “不仅长年不回家,甚至连电话也很少”。孝心的淡漠、孝行的亏欠,留下不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有的国家通过“母亲节”、 “父亲节”等活动,让父母子女间多些交流,积极推广孝道伦理。(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广传统文化中孝道伦理的积极作用。(2)请就青年学生更好地弘扬孝道伦理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英国现代议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定了英国现代议会的基本框架。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以及后来几次议会改革,使英国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下降。议会中下议院地位不断上升。同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也逐步发展起来。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英国议会为什么被称为“议会之母”?(2)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分别是什么?
(1)2011年7月1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南非,积极拓展英国的国际生存空间。(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笔签发“2011年女王志愿服务奖”,颁发给纽卡斯尔华人健康中心,标志着健康中心的工作获得了英方高层的认可。(3)2011年7月19日,英国议会质问“窃听门”事件的主角默多克父子。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谈谈英国政体的运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时举行了全国大巡游。女王乘坐王室专列巡游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的70个镇,举行了许多露天茶会,招待5万人次,喝掉了约16万杯茶。庆典期间女王深深感到英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英国女王全国大巡游耗资巨大,这笔巨大开支由谁负担?他们为什么愿意这样做?(2)“女王深深感到英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说明英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四年多后,一路反弹连续“大闯关”的国际原油价格似乎后劲仍足。2012年10月31日收市的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大涨1.86%达93美元/桶。据欧佩克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20年将上升到1.9%;二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从长期来看,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能源,其价格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二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6元/L,约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需求量不断上升。(1)请你结合材料一,利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一下油价上涨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利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6分)(3) 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你认为汽车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8分)
材料一 在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在文化输出上的主导模式是和平友好模式,这和其他强势文明的暴力输出具有明显区别。无论是中华文化国力强盛的汉唐时代还是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明清时期,作为中华文化输出形式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与郑和下西洋,都是以通商、结好为目的。在文化输出上,古代中国基本上能够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并努力使之本土化,进而形成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材料二 美国近年来出现的“文化冲突论”,实质上是美国的“文化危机论”。其鼓吹者给出的药方之一是:美国不要试图管别国文化的事,而应专心维护美国的“文化的纯洁性”。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突然单方“喊停”孔子学院,要求持有美国J-1签证的孔子学院教师于6月30日离境。此事虽然在最后得到妥善解决,但也足以说明这种文化论调在美国颇有市场。(1)材料一中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对我们今天如何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有何启示?(2)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角度,分析美国所谓的“文化纯洁性”论调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