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敕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之恻然,谓事宜且止。子澄与泰争之,出相语曰:“今势如此,安可不断?”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子澄对曰:“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帝曰:“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遂止。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竟遣还。未几,燕师起,泣誓将吏曰:“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迁:升职 |
B.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卒:最终 |
C.太孙是其言是:认为……正确 |
D.族人无少长皆斩无:没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惠帝为皇太孙时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 |
B.临以六师,其谁能支何以自解于天下 |
C.退而与泰谋未至而京城陷 |
D.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王子澄“做事不轻易放弃”的一组是
①子澄顿首曰:“不敢忘。 ②囚齐王榑于京师
③子澄与泰争之 ④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⑤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 ⑥抗辨不屈,磔死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子澄和齐泰一起谋划削夺诸王兵权的事,齐泰提出先对付燕王,而王子澄认为应该先讨伐周王。 |
B.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很悲伤,认为事情应暂且停止,对此王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彼此不一致。 |
C.为了削弱燕王势力,子澄还与齐泰共同谋划了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归属于宋忠部下以及召集护卫和指挥入京等事宜。 |
D.王子澄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同族无论长幼都被斩了,只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才得以幸免。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
(2)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
(3)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