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1)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与局部冲突史实各一例。(2分)(2)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在背景、结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有何不同之处?(6分)(3)请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据此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下图这种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指什么?材料一:1850年,英国人乔治计划在曼彻斯特投资一家工厂。(2)你认为他的工厂最佳选址是道路旁,还是河流旁?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解释你的判断。(3)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中国当时有没有可能参加?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3分)材料二: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2)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结合材料二,分析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为什么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2分)(3)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有人歌颂,有人谴责。那么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主要标准和方法?(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2)材料二中涉及的“母邦”指的是什么?“兵戎相见”又指什么?(4分)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4)上述材料反映了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写出题干错误的史实或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西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后,西方的古典文明就此毁灭,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西班牙商人来到意大利,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写的史学著作是什么?(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