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本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现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王建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注】①王建,唐代诗人,大历十年进士,有着十多年戎马生活经历。②李愬(sù),当时戍边名将。元和九年,吴元济割据淮西,与朝廷相对抗。元和十二年十月李愬率精兵乘大风雪夜袭,攻下蔡州,生擒了吴元济。③翻营:全营。④火号:举火报警的信号。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思寄子由①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答: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①,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注】①战火曾烧赤壁山:指曹操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从戎的故事。这是两首元曲,“中吕”是 ,“卖花声”是 。第二首的“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表达了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句子“ ”也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两首曲子的结尾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注】。【注】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观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结合全诗,赏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特点。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按要求答题。风入松虞集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注】这首词是作者在侍书学士任上写的。词的上阕先以“倚清酣”的“红袖”与“不胜簪”的“华发”作 ,一开始就突出“画堂”的豪贵生活难以消除 的感受。再以“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二句加以点染,以 写伤春,以伤春写惜时,以惜时写思乡。本词结句“杏花春雨江南”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