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民主、文明事业的贡献。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曾经有这漫长的等待,十六年从“复关”到“入世”的谈判,与37个时髦成员国的双边拉锯式磋商,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山重水复与波波折折。入世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一些方面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一些领域的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如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无序竞争和独家垄断同时存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初次分配公平性较差,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财税金融等公共政策不均等的状况还比较严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针对入世以来我国一些领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一:在日本,企业遭遇各种危机的时候,往往自上而下地缩减编制。首先,企业高层(老板、合伙人等)缩减公司的股份;然后,缩减高级经理人员的薪水和红利;第三步是降低中级经理人员的薪资;最后才要求一般员工接受艰辛和减少工作时数,不得不裁员时,企业势必尽全力安排员工调职到其他不同的公司。(1)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哪些特点?还有哪些国家属于这一模式?材料二:2010年1月至5月间,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逐渐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社会各界纷纷对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提出质疑。探究原因,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断裂。在富士康,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很简单明了,企业过度追求利润,基层员工劳动强度极大,被训练成了一台台机器。员工加班很正常,国家法律规定每月上限36小时的加班,成了一纸空文。(2)材料中日本公司和富士康的不同做法,给我国企业发展的提供了哪些启示?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兑换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入世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6620亿元,占总量的30.5%。但在我国私营企业中仍存在着有些老板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任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请你运用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材料二: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汽车产量急剧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