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点C的速度 m/s, 及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破坏了,测出剩下的一段纸带上的各个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重力加速度g="10" m/s2,重锤质量为M kg。则重锤通过2、5两点时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并可得出的结论是: 。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 c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所示,摆球直径为 mm,则该摆摆长为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 s,则重力加速度g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则这次实验沙摆的周期 s,沙摆的摆长约为__________m。(取g =π2)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5-42所示,在实验前应( )
(2)若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①闪光频率是 Hz.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某研究小组研究《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需要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 热敏温度计、开关、导线若干。①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C.电压表会烧坏 D.电流表将会烧坏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D.若采用如图乙(a)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③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并观察到随电压增大,小灯泡温度升高;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在电压2.0~3.8V的范围内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 。④若该小灯泡与阻值为R0=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直接与实验中所用电源相连接,那么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计算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