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以下表述是从上图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图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 后两幅图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 (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美国、德国遭受打击最严重。 ( )美国为摆脱危机进行改革,颁布了新政。 ( )德国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 斯道路。 ( )在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一。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寄托在你们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2009年5月3日,温家宝与清华学子的座谈讲话(1)上述材料是温总理为纪念哪个节日发表的讲话?这一节日的由来距今年有多少年了?(2)这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根据四副照片,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2)请回答与图四(《新青年》杂志)相应的运动(或事件)的性质。(3)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说明其失败的主要原因。(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材料一 两幅历史图片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材料二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据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2)材料二所述股市的崩溃成为什么事件的开端?针对这个事件,德日采取了什么措施?主题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材料三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第十三次例行代表大会的代表向俄国无产阶级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它在遭世界大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了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据《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当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经过反复协商,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据《联合国风雨六十年》等(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主要背景。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该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什么措施完成的?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摘自《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增加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具体指什么? 这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材料三: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3)材料三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法令? 据材料三概括该法案包括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