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小块泰山石的密度。首先,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线上,横梁静止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下图(左)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随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块泰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右)所示,则小块泰山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然后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最后计算泰山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 . (3)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 (推理/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
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 方法2:v==[+]÷3=…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的角度; (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目的是 ,但是调节完毕后,移动光屏依旧始终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 ,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A.完整的像 B.一半的像 C.无法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