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小明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回答:(1)“工业起步”是指 (2)“宪法保障”是指 (3)“制度确立”是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上述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这些历史事件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
(贵州黔南州卷)(共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2008年8月1日中国又有了自己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运营350千米/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截止2014年12月28日,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千米,“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1)材料一中“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哪些福音? (2)材料二中“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是谁? (3)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火车的时速由15千米提高到350千米,这种巨大的飞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列举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
(内蒙古赤峰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钱币和陶器。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