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原本称为《__________》或《诗三百》,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称《诗经》。《诗经》以__________言为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谨而信”的“谨”字, 从“言”,杨伯峻注云: “‘寡言’叫做谨。” 请结合杨伯峻的注释,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孔子如何看待“言”与“仁”的关系? 你是否赞同孔子对“雍”的辩解?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4)子曰:“乡原,德之贼也。”从材料(1)中看,曾子每日反省自我,希望达到的标准与孔子“ ”的择友标准相似。(请引用《论语》中的原句回答)结合后三则材料,简析儒家在与人交往和对人评价中所体现出的中庸思想的原则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第15章)(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第5章)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是因为子贡能独立思考、________(用成语概括),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第一段对话体现了孔子 的教育。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请简要说明孔子对“贫富”的理解。答:
《论语》阅读及古诗文默写(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