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思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①能促使实践主体能动地创造客体②将提高实践主体改造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③会引导实践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④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实践主体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两种观点A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都阐明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B都是错误的,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C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只是就内外因的一方面而立论D都是片面的,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内外因的另一个方面
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