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在距离我国大陆约10000公里的东太平洋,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带着从5180米的海底采集的生物标本,顺利浮出海面。自7月21日开始,这艘长8.2米、宽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的潜水器,在这片海域共进行了5次下潜,顺利完成了本次5000米级海试任务。 有人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成功,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一: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既有利于个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作为劳动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样既有利于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1)请回答正确消费观或者正确就业观的基本内容。(二者择其一进行作答即可)材料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请回答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非公有制经济有哪些作用?(二者择其一进行作答即可)
材料一 上个世纪50 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一位瑞士大学生问他,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总理在追忆自己燕园生涯时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前总理温家宝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2)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说为什么两位总理都如此重视阅读?
材料一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材料二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是齐鲁儿女的铮铮誓言。 “十艺节”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艺术盛会。办好“十艺节”,是实践文化强国、民族复兴和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山东省拟重点抓好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入海流》、吕剧《百姓书记》、京剧《瑞蚨祥》、杂技剧《聊斋遗梦》等重点传统规划项目。这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