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A县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采取多种方式获得如下资料:
表一:A县“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6860/8.5%
|
7703/13.4%
|
8472/9.0%
|
9422/7.7%
|
10317/9. 5%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
2366/4.2%
|
2476/4.8%
|
2622/4.3%
|
2936/6.8%
|
3303/12.5%
|
注:从2004年起,江苏省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
表二:A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农村社会事业
|
村民对村委 会的满意率
|
农业科技 贡献率
|
农产品 加工率
|
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
|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
参加各类社 会保险比重
|
患病就医率
|
30%
|
20%
|
6年
|
10%
|
5%
|
60%
|
50%
|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A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2)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根据上述有关数据反映的问题,选择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一些地方急于推典型、定模式,把少数村庄建起楼房别墅简单地认定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动范例”。
从哲学上分析这种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需要各级领导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政治上说明上述政绩观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