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大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1832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的受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食,因劳动繁重,贫民称救济院为“巴士底狱”。这反映出①英国工业化初期的社会贫富差别巨大②大量的贫困者有好逸恶劳的倾向③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严重④政府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
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形式主要是
1871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会法》,它
1830年英国人赫瑟林顿发行的《贫民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