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②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两点间距= ;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a).
①在图14(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
B.将开关 闭合,开关 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C.将开关,电压表的示数是;断开开关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为。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数器(图1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2)有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和=。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和=。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重力加速度为)。 (3)如果,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1为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原理图。图中两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是开关,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1)按电路原理图将图2中的实物图连线;
(2)开关保持断开,合上开关,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再合上开关,电压表的读数变为,电压表内阻=(用、和表示).
Ⅰ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取),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绳下端面坐标的值的数据如下表:
(1)同一橡皮绳的 (大于或小于); (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Ⅱ.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
(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与速度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图象.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图象简要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