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计数点“1”与起始点的距离x1为_______cm,打计数点“1”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c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0.02 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 cm、x2="7.67" cm、x3="8.29" cm、x4="8.91" cm、x5="9.53" cm、x6="10.15" cm,(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_ 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 2W”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B.电压表V2(0~15V,内 阻15kΩ)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D.定值电阻R1=3kΩE.定值电阻R2=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Ω,2A)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H.开关、导线若干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定值电阻应选用 (均用序号字母填写);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利用上述实验电路图测出的电压表读数UV与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U的定量关系是 ,下图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段 ,应记作_______cm。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 ▲ (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为了求元件Q在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求得。其中 ▲ (选填“甲”、“乙”)同学的方法正确。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 。(选填“甲”、“ 乙”、“ 丙”)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