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1、2小题。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小题。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在图中所示的区域,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1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3小题。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该支流流入( )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图1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小题。Q的海拔可能为(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1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1、2小题。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