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学生叙述他暑假旅游探亲的经过为:从大连到青岛,由青岛到南京,由南京又坐船到武汉,从武汉再到广州,还从广州用最短的时间去了一趟深圳,当天就从深圳赶回了大连。请你运用学习过的交通运输有关知识,说一说他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经过的线路。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下题。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新型城镇化,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更加紧迫地把实现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豫北某村原有村民680人,耕地970亩,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目前,村内建有工业园,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村内户户通天然气、互联网,有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宾馆等设施。该村规划人口规模6万至10万,让村民享受到城市的生活。(1)概括城镇化过程中该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2)简述就地城镇化的优点。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附:2010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A→C阶段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上风或下风)方向的郊外。 (5)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6)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 ;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 ②在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③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7)根据材料三,点评自行车族和有车族的观点,并就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________和________(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2)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3)统万城从繁荣到消亡主要是________(生态问题)危害的影响,简述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