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近思录·致知》材料2:《日知录》之刻,……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自信其书之必传,而未敢以示人也。——《亭林文集》请回答:(1)材料1朱熹认为“通众理”的方法是什么?(2)材料2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治学思想?(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求学的态度应是什么?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 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北宋﹞王安石《周公》材料三: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有这样一种政体,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他做的事,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他做的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奉法者强则国强”和“立善法”的背景,落实“立善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5 分)(2)概括材料三的二层含义及其关系,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二的本质区别。 (10 分)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各大国1940—19 43年的军火生产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归纳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生产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941年后军火生产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后果。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还必须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若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摘编自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法治主张的时代背景。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准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一直拒绝给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安排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当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决定,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皇改革“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重新认识百年中国》(1)依据材料,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必然性。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3)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