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本是正常天气现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使城市内涝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城市建设中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2008年春,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在这场罕见的冰雪灾害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人心,总有一些画面难以忘怀。结合材料和图片,回答:(1)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分)(2)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12分)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2007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生活与哲学》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民谣虽然有些偏激,但是道出了部分群众生活的艰辛。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 尊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彰显了我国政府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6分)(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4分)
某校高一学生就“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展开了课堂讨论。甲认为:“公民有权知道决策的内容。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 助于政府形成科学的决策。”乙认为:“只有让专家学者参与论证,才能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丙认为:“政府在决策时只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1)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有哪些?(2)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