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中“老实”一词的不同含义。⑴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⑵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蓝田书院中的一件长衫禾 源①拜谒神往已久的蓝田书院,动之情要止于礼,是我心中的谱。心有谱,行中规,我脚轻步稳,随着一渠活水相引走向书院。②先生说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读蓝田书院堪比读一本厚书,我不敢敷衍,进书院之前,要在院前的“洗墨池”洗心照面,让心纯面清。③“洗墨池”是先生得意于笔墨后的一个封号,月光下池如小点,先生斜影如逗,在书院门前点上这一符号,意味着先生当下要别过笔墨。先生把笔探入池中,又从池中提起笔,捋下一管水,滴水入池,咚咚有声,这也许是先生得意的心曲。墨香弥漫院中,墨韵留在纸上,多少哲思,多少才情都流淌在笔墨间。在月光下,洗墨池旁捋下这一管管的水,是多么轻松得意的一刻。先生听完,或者说是唱完这一曲,如捻须般捏捏笔端的狼毫,背上月光回书院中去。④我凭池中一鉴之水,想起了先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想着能否借此一鉴之水,邀请来先生共影徘徊,我便临池照影。风吹水漾,水波揉搓着身影,一折一舒的影子是我变形的身子。可我捞起自己的影子,没捋下一滴水,没听到一点声响,怀疑是不是我心顽痴,浸水不沾?不是的,我终于明白,先生是天光,我只是云影,于是我的影子敬拜得伏地而行。看看影子,拍拍胸脯,感觉先生抖了抖长衫,今天给我上的第一课便是:大丈夫即便能立行于天下,务必要以谦逊之影相随。想到兹,念到兹,我仿佛也听到了滴水回音,也有着先生笔墨后的那种快意。⑤“珠明碧海,玉润蓝田”配着蓝田书院的匾额,见联追古,我自然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可是一首情深深、意切切的情诗。先生是取诗意,还是别有用意,或为暗合,我为之疑惑。我借来先生一点点勤学善思的品质,把手背起,踱着方步寻找着答案。⑥眼睛搜寻的都是显眼的一切,这一切彰显的是形象、是尊严、是痕迹、是彰表。我决定不用眼,而用嗅觉,可崭新的书院漆味浓郁,这里嗅不到别的气息,我便轻盈移步到负在吐水研墨鳌鱼石背上的魁星阁,打开阁窗,招来清风,寻味着亘古之气,这一来,感觉迎面袭来的是山风田息,闻到的是禾香野嗅,这些气息是因为书院坐落在群山环绕的田畴间吗?是,也不仅是,更多的应该是先生那件能兜风的长衫沾露沾雾带回的。先生月下探泉,取水煮茶,飘飘长衫,拂一路风尘野嗅,能不沾花香禾嗅吗?再说先生有着究天察世的情怀,能拒绝这些吗?题“引月”款出“茶仙”多有自然之趣,这些离不开野嗅的浓熏。⑦先生还时常游说乡野,穿梭于阡陌里弄,这长衫能不吸收这些乡土气息吗?先生还秉承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理念,那些一身土气的学子,牵襟扯袂,先生能不接纳这些山野之气吗?先生的长衫。接纳了这一切,于是他一袖挥出是墨香,一袖挥出是草味,多可爱的先生!⑧隐隐感觉走在山野的长衫是风水先生,走在阡陌的长衫是乡村郎中,出没在深山的长衫是躲避炎凉世态的隐士。我兴奋地把自己这个并不高耸的鼻子,摸了又摸,让它继续扯着先生的长衫,抖了又抖,长衫呼呼作响,告诉我说,先生的长衫,就是先生的长衫,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先生的长衫腹面常临墨池,面对学子,笔挺挺立起的是圣贤绝学与体面师道;长衫的背面负着时光,渍出汗汁,负的是历史的重担。先生是为教化而来,是奉历史使命而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先生为此让长衫扶风而行,教化于天下。杉洋是先生教化的一站,这一站因有先生而钟灵毓秀,书院中的鳌鱼石终于成就了杉洋学子独占鳌头,得中状元;后山的纱帽岩终于让杉洋人才辈出,显贵的旗杆林立;凤林栖霞、狮岩负雪终于让杉洋的乡民出孝入悌。先生的长衫如长空白云,让人高瞻敬仰,先生的长衫如一片祥气,罩着一方方得以护荫的人。⑨书院书声又起了吧!我下次来不用眼看,不用鼻嗅,我要用耳听,听听先生长衫福荫的大地,有人在解读“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无以异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在兹乎?”有人在传承“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的家训。⑩先生,让我拽紧您的长衫,扯住几丝墨香草嗅,行走在热闹的大街和巷陌中。不为什么,只为有一缕根丝把自己当风筝放飞。2013年5月17日于听雨轩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E.文章巧妙地将记叙、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语言清新流畅,诙谐幽默,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的审美愉悦。文章中的“先生”指谁?文章提到了“先生”哪些方面的主张?请分条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多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试举两例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文章的第⑩段作为结尾似乎画蛇添足,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就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选自《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略有删改)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尝不可。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物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否则他的产品就不合格,就不可能获准“上市”。所以,书法家与其他艺术家一样,艺术的修炼必须也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则只会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映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涵泳体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人,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到或者极力追求的。关于“书法”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关于“书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十几个县市区,长度在600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是有意重点加固的。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力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这里因有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下面对“齐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对齐长城建筑设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书法:立象以尽意《易经·系辞》提出的“立象以尽意”客观上应是中国书法遵循的根本原则。“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由此衍生出物象、卦象、意象、大象等名词。阴阳二气,相摩相荡,有而未形之时的混沌之“象”,谓之“大象”。汉字具有非常精密、细腻的结构感,本身已经在“立象”,书法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更大的拓展。生活应用层面的文字书写,其单字造型的灵变范围非常有限,字与字之间只是追求一种鳞次栉比的齐整,而没有艺术化的组合关系。书法则无限拓宽单字结构体的变化,而且字和字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排比,而是穿插错落,艺术化地组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的“象”。这种书法之“象”更接近“道”的混沌。运控毛笔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用柔”思想。相对于“用刚”而言,“用柔”手段更为含蓄、复杂、细腻,更难以把握。“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柔活特性使书法的线条如云烟变幻,有一种弥散着的特殊张力,这非常契合于“道”。这样,文字之“象”乃升华为书法之“象”。书法的“立象”也就是一种“造型”,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通过视而可见的形象化的东西寄托创作者的审美追求,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象”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为了“尽意”,涵盖无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须平易简约。如果过于具体、繁复,就会僵化,不具备回味、想象的空间。因此,《周易·系辞》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然而,“大象无形”的追求显得过于虚无空疏。权衡折中之下,书法的形式构成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匹配是最恰当、最理想的。书法主要是黑白二色,以点线组合实现空间分割,与其他艺术相比,其形式至为洗练简约。这种抽象、简练的形式构成,既有具体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如此形成含蓄美感和多义效果,造成自由联想的阔大空间,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现无形的无限,如此方能“尽意”。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说:书法最重要的是“得其心”,而不是“逐其迹”。“象”是一种依托,更关键的是其背后的“意”。书法家必须把“象”立起来,才能表“意”。“象”有基本的技巧法则,必须从书法史上认真借鉴,熟能生巧,有所创立。如果不掌握书法的表达技巧,即使文化领域的专家名人的毛笔字迹,也不可能“尽意”,算不上“书法”。“尽意”的第一个环节,是创作者把自己的文化憧憬灌注到作品中。伯牙学琴,他的老师成连先生引导他“移情”于琴。张旭工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书法的“意”不仅记录了创作者的即时情绪,也呈现深层次的悠远情怀。这是一种高级情怀,是文化情怀,更多地表现为文人情怀。书法家重视文化养成,才有可抒发之“意”。为此,我们应该倡导毛笔书写者有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同时明确文人在书法家群体中当之无愧的主体地位,要求他们在书法发展中肩负起责无旁贷的文化担当。“尽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意”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欣赏者内心有呼应的基础。总之,书法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了系统组合,“意”在把握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生动体现出中国文化直觉思维的特点以及整体观思维的大局意识。如今,书法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依然享有较高地位,主要得益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惯性;而如果没有一个引领性的核心理念,书法的前景不可能繁荣,只可能芜杂。明确并遵循书法“立象以尽意”的根本法则,其文化地位才能得到确立。(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3月22日,有删改)关于“象”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对“象”和“意”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