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一剪梅 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结合全词,赏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半山春晚即事①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②园屋深。床敷③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时。②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③床敷:安置卧具。前三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试作简要分析。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写怀王行尘路风花,游丝暖空晴絮,剩有萦牵处。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得烟中树。【注】①王行,自号淡如居士,苏州人。明洪武初延为学校师,已而谢去,隐于苏州石湖。②游丝,昆虫吐出的柔丝,谐音“游思”。③剩有,颇有。这首词上片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词人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问题。玉 楼 春欧阳修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释】襄水:也叫襄河,在湖北襄阳西北。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喻找不到出路。“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本诗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