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三大岩石分别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岩石中,从成因上看,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_________;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______________。(均填字母)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图中标绘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请说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至C,安徽省白昼长短变化。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重庆此时的风向为 风,图中虚线为 (冷或暖)锋的锋线,该天气系统到达长沙时,长沙将出现降水、 等天气。(2)近年来,由于在长江上游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使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减少;由于在湖区实施退耕还湖工程,使湖泊面积扩大,从而使得洞庭湖对长江径流的 功能得到了加强。(3)河流对图中城市形成的作用有 、 。(4)图中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信息表格回答问题。
(1)图中虚线表示 ,实线表示 ,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 。(2)第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属于 人口增长模式。(3)图中四个阶段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 、 。 (4) 对照表中数据,韩国处于图中第 阶段。
下面图示2和图示3为我国2001年跨省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中,流出人口最多的是 省,流入人口最多的是 省。引起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因素或自然因素)。(2)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中,城市人口流入的比例是 ,乡村人口流出的比例是 ,体现出我国人口主要是由 (城市、乡村)向 (城市、乡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