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 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 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 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 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①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 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 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 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 之。或时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明经 第:考取
|
B. |
子无为嫌 嫌:疑忌
|
C. |
俾其守约束 俾:使
|
D. |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吾所不及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B. |
因极推引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
C. |
逸则富以康舟遥遥以轻飏
|
D. |
保邦于未危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
3. |
下列各句编成四组,全都能体现张文瓘有政治才能的一项是()
①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②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③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④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
⑤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⑥帝必问:"与文瓘议未?"
A. |
①⑤⑥
|
B. |
①③⑤
|
C. |
②⑤⑥
|
D. |
②④⑤
|
|
4.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
5. |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2)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