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3回答有关问题。(1)简述图示国家的地形特征。(2)图示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简述其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乙地从20世纪后期开始,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试说明促使耕地扩大的条件。(4)简述甲地地广人稀的原因。
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判断此图是 (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此图表示此半球 季节,你的判断依据是 。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甲、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此气候的特点是 ,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
下图为东亚地区季风图,读图回答问题。 (1) A图是 月的季风图(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B图是 月的季风图(1月或7月)。 (2)B图东亚主要盛行 (风向),此季风的性质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 (3)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的原因是位处 和 之间, 差异最明显。
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1)请在上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图中的晨昏线CD是 (晨线或昏线)。 (3) 根据光照图,此日的节气为 ,判断依据是 。 (4)比较图中A、B两地自转速度的大小:角速度 A B,线速度A B。 (5)次日至今后的1个月期间,江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随纬度分布规律是 。 (6)看下面5张图,与上图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有( )
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上图中C处地轴的北端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 纬线,江阴昼长________小时。 (3)地球处在D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南半球是 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 (4)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此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小值的地区为 。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读色林错流域示意图(左图)和1975-2006年色林错流域的气候变化资料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左图,判断色林错流域地势的特征,并说出判断的理由。(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3)读右图 ,归纳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色林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