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是古代哪一国家文明的重要成就?这一地区的古人类使用的文字是什么?(2)图二地区建立的古代统一国家是什么?当时的国王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3)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4)题图所示文明分别是哪两种类型的文明?人类早期不同的文明类型主要是由什么造就的?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请回答:(1)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2+2分)(2)稍晚一些,西欧也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时在位的法兰克王国宫相的名字及改革的影响?(2+2分)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井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4分,要求两种方式各一例)。(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一位航海家?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4)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材料二: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觐。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请回答:(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2)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举出中国一位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3)材料二中这一宗教的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为什么定为这一年?(4)请列举出与材料三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