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商鞅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2)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鞅”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3)结合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5)通过以上探究,想一想改革给了你什么启示?
以下是《华阳国志》中有关都江堰的叙述: 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请回答:(1)都江堰是在哪一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都江堰的作用。(4分) (3)你认为我国古代都江堰的建成向人们昭示了什么?(4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0月22日报到:昨日上午9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标志·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的帷幕。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迁入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