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的张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很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是 (近视、远视)眼,可以用 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张老师可以通过 区看书,通过 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了。
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2-3-6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图12-3-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一把如图12-3-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图12-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如图12-3-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