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下面三则新闻,用一句话表达你的看法。2010年10月16日,一年轻司机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使其一死一伤,他不但没有停车,反而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下车后发现伤者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其连捅8刀,致其死亡。2010年11月27日,武汉一个驾驶广本汽车的司机当众掌掴一对“挡道”的母女,还扬言“就是打死了你,你的命都没我这辆车值钱”。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 ,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 。
华裔设计师刘扬的《东西相遇》曾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这是一套关于“中德文化差异”的作品,其中共24张图片。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关于中德“人际关系”差异的图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德国
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__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 ________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__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 (2)对此结论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