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新闻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原理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城市的“痛”与“快”加以评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从个人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错误的;而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一味的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
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大众汽车公司曾一度积压了100多万辆汽车,尽管它把产品价格降到了成本以下,仍然销不出去。在严峻的局势面前,该公司决定:将100多万辆汽车全部实行有奖销售,把每辆售价的10 000美元分成10 000张面额为1美元的奖券,中奖者可得一辆汽车。该公司四处设售票网点,到处张贴“买张试试吧,祝君走运”之类的促销广告。这一出奇的促销方式,犹如一强大的磁场,有力的抓住了人们“幸许自己一张奖券还真能买上一辆汽车,即便是运气不佳,损失一美元也无所谓”的消费心理,100多万辆汽车的奖券在3个月内便被抢购一空。(1)为什么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6分) (2)有人认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否定。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8分)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有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8分)
探究与实践题:小赵同学在学习哲学时,遇到一个困惑:都说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现代技术却可以种瓜得豆;特别是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使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是说明规律可以是可以被改变的吗?请你帮忙为小赵同学解除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