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下面的每幅对联各赞颂了一位历史人物,请你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二: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什么?(4)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得益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
(内蒙古通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努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图②和图③人物选配上合适的称谓。
(2)图①人物领导的革命使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的名称和指导思想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革命是一次“历史性巨变”? (3)图②人物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图③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图④人物在外交领域的卓越成就有哪些?(任举两例,2分)
(贵州黔南州卷)(共10 分)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广西河池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是,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的不和而走上分裂……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预言:“远东的全部外交使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敌人”是谁?列出二战中“同盟国”团结合作打败共同敌人的两个事例。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同盟”正式分裂的标志。 (3)二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二中列宁的预言?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间合作或冲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