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下面的每幅对联各赞颂了一位历史人物,请你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3)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取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忌也不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改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二: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取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2)、日本在19世纪中期“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改革”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哪一政策?(4)、分析以上材料,你认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读图说史:(1)、图一形象地说明哪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该人物在经济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什么?(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苏联的哪一经济体制造成图三所反映的经济状况?中共为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走上了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材料三: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 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 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来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2分)(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据材 料二、三结合所学,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名称: A B 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在今天看来有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