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漫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材料二: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6分)(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9分)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国的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仅居世界第53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