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送友人出塞吴伟业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蕴含怎样的“情语”。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阅读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① (宋)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 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时苏轼为杭州通判,陈襄先 调知杭州后又调离杭州。 句末“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一句既渲染了环境的 ,又将“荧荧”比作 ,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简要分析本词两处“衬托”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书双竹湛师房二首①苏轼其一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其二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白灰旋②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注】①本诗写于熙宁六年(1073)。熙宁四年,苏轼因与朝廷主政者政见不合,自请从京师来到杭州为官,这是写在杭州双竹寺的住持湛师的禅房墙壁上的诗。②旋:屡次。(1) 赏析“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一句。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次萧冰崖梅花韵赵希桐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林和靖①墓吴锡畴②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注:①林和靖,即林逋,字君复,钱唐人。性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后隐居西湖孤山,死后葬于孤山北麓。②吴锡畴,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被南唐知州叶阊聘为白鹿洞书院山长,不就。赵诗中三四两句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梅花?请简要分析。两首诗都写到了“梅花”,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