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曾是远近文明的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锐意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四纵”的标准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方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该县又开始了更高目标的长远规划。阅读上述材料回答: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材料一:2011年2月17日,日本内阁府公布了2010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如下表:注: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约为中国的10.6倍。人均GDP中国排名124位。我国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还很高。材料二: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都把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作为重点指标。(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各地政府怎样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招不到工人。某班同学就“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同学甲在探究“用工荒”的原因时,找到以下几则材料。(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项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的困难,于是辞职回家。(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大学毕业生李某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再回头去做工人的。”材料二 同学乙在网上看到某专家的观点,专家指出,除了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等因素外,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企业提供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无法留住“新生代”工人,则是导致“用工荒”的更深层次原因。(1)“用工荒”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影响?(2)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用工荒”的形成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该怎样解决目前的“用工荒”问题?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合肥等城市就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调查显示,86. 7%的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70%以上的人认为绿色产品应 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53. 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8. 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37.9%的人表示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等在内的绿色产品。材料二 数据显示,1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 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入民生活消费的需求。17. 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创新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由其监督实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实行统筹协调,雅创教育网并给予资金支持。(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企业经营者应如何应对绿色消费。(3)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
2010年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强调,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53. 2%上升至54. 2%,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居民储户调查显示,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0.3%,比上季上升4.7个百分点。(1)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2)“对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保持警惕”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2%提高到11.8%。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上和保障投入2 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加24%,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提高到22%。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了实惠,以至于人们将中央财政预算成为“民生财政”。根据经济常识知识,回答:(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4分)(2)为什么说中央财政预算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