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子长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让他干,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俩要出远门,怕儿子饿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但是,等他们回到家里,儿子还是被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阅读材料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儿子被饿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养母照顾了她三年,她要照顾养母一辈子”。12年里她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她又“带着母亲上大学”,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在贫困中,孟佩杰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4000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1)对照孟佩杰,找差距,你身边存在哪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请列举两例。(2)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3)学习孟佩杰,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观察漫画《无题》,完成下列问题:⑴感悟诚信: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⑵宣传诚信:请你列举或创作一则宣传诚信意义的格言警句。⑶共铸诚信:我们中学生如何实现诚信做人到永远?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此,曙光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针对本地环境状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假如你是该小组的成员,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你开展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2)请写出你采用的调查方法。(至少三种,3分)(3)通过调查你发现本地经济发展存在的与环境保护不和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为什么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会产生深深的矛盾?(5)为了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共建和谐社会,请你对当地保护动植物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财政共安排17亿元.对因免征农业税而减少收入的市县给予补助,其中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市县按100%的比例进行补助;安排低保补助资金12亿元,对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元的135万余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2001年起至2007年秋季,广东省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全省共有1025万名孩子受惠。材料二(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做法有什么意义?(4分)(3)结合材料,请你为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材料一: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幸福广东的幸福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的,更多的是靠文化来支撑。现在很多时候,很多人没有幸福感,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精神追求,思想扭曲了,享受不到文化上的满足。因此,建设文化强省成为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材料二: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从2011年起,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增加4000万元,到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将增至4亿元。广东省长还承诺,2011年要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1800个,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l00个。(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2)结合材料,谈谈建设幸福广东为什么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5分)(3)广东文化底蕴深厚,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建设幸福广东提几条合理 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