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表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 )
领导禁烟运动
倡导自强求富
签订《马关条约》
发起公车上书
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 )
确立了三民主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促进了国共合作
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下图是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 )
走实业救国道路
领导工人运动
夺取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
下图是1934年创作的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护国战争,反对复辟帝制
团结抗日,抵御外来侵略
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
基于各主要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为了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人民解放军就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于是发起( )
湘江战役
淞沪会战
百团大战
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