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请结合语意,以“视角与位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寥寥10字,看似任性但又颇具情怀的辞职理由让人感慨良多。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文体特征突出,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发布的与弟子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孙教授今年新招收的硕士生郝相赫接连发出微信,对学界前辈阎先生、韩先生屡屡攻击,无端嘲讽,且用词刻薄,经多次劝说,郝某依然我行我素,无奈之下孙教授只好宣布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接着,郝某对孙教授的公开信进行反驳,他认为微信和微博是不同的,微博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微信却只有加着的好友可以看。他对学界前辈的不尊重都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圈,属于内部空间、私人空间。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些,这些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自己也有言论自由。对于师生之间的这场风波,你怎么看待?请给孙家洲教授或郝相赫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明确收信人,统一以“赵明理”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在下面两则作文材料中任选一则作文。(一)请结合所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有多少人盼着“待我忙完工作,生活简素静雅,闲时煮水煎茶”,有多少人梦想过品拾落英、陶冶性情的闲适生活,但为何却总是步调匆遽?为何总是尽力留住每寸光阴还是难得悠闲?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呀,时间都去哪儿了?伴着时钟滴答,流逝的只有时间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二)请以《别了____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许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令人大惑不解。画家的解释颇有哲理:“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审视自己。”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综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②文体明确,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