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它是 (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 度 .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 相同。(2)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下面是文奇和包博等同学进行的电学实验:(1)文奇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①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②文奇看到了邻组同学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电流表 ;③如果文奇连接电路时接入的电阻为5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 V;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调到控制值,说明她选择的滑动变阻器 ;④更换器材后,重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2)包博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其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②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为 A。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丙),根据图象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③通过分析I﹣U图象,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变大,其原因是 。(3)完成上述实验后,包博又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已知电源电压为U)。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 ,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 。
景宣同学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1)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横梁平衡。(2)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马铃薯的质量是 g。(3)景宣同学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块,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马铃薯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4)如果先测出水和马铃薯块的总体积,再取出马铃薯块,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这样算出马铃薯块的体积后,求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5)马铃薯块由接触水面到如图丙所示位置的过程,所受浮力如何变化? 。
下面是凯唯同学做的两个力学探究实验。(1)他的家帮妈妈和面时,发现碗在面粉上压出痕迹,为此他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在同一个碗中装入不同量的水时,发现水越多,碗底在面粉上形成的压痕越深,于是他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②他再把不同型号的空碗(底面积不同)分别放在面粉上,发现产生的压痕深浅相同,为此他又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这样操作得出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如图所示为凯唯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①每次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②在水面桌面上分别铺上棉布、木板的目的是改变小车所受 的大小;③实验时发现小车在你棉布表面运动速度减小得较快,在木板上运动速度减小得较慢,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木板上运动,它的速度将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透镜焦距f=10cm)。
①根据上表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cm时,成倒立、 的实像;②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 cm;③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 (选填“同”或“异”)侧;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 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