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新西兰当地时间4日4时35分(北京时间4日0时35分),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中位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以西30公里处,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目前强震致2人重伤。简述A国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简述A国渔业发达的原因?读材料二,分析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以及此次地震伤亡小的原因。
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完成下列要求:
(1)该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4)若该日甲地(20°N,50°E)的昼长为13时14分,则乙地(20°S,60°W)的昼长为____________。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或晚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⑴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B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B—C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⑵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双选) ( )
⑶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⑸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 、______。(列举两例)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组成。(1)长城属于 文化景观,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资源,试说明它的价值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哪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
读《云南傣族竹楼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傣族的竹楼,是一种纯竹木结构的建筑,竹楼的柱子、梁橼都是利用竹节和竹楔巧妙地结合起来,不用铁钉,墙壁和地面都是花纹漂亮的细竹篾笆。(1)傣族竹楼属于 文化景观。其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是 (2)一般情况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3)以上两小题说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关系是① 、② 。
如下图4种房屋建筑,反映了4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地区, 此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2)乙分布在我国__ 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 _为主。(3)丙分布在我国_____ 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表示的建筑名称为______________,所在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____ 。(5)甲、丁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