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小题。鹧鸪天(元代)魏初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词中用了哪些手法写“心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颈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二月二日出郊 宋 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注:①雨脚:即雨线之意。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后面的题。摊破浣溪沙①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8.词的上阕是怎样来描绘桂花的“形”和“神”?请结合内容分析。答: 9.“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操?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柳梢青•春感刘辰翁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