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21°,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4)在图上画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上太阳高度为 ,该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
读广州省局部区域及尼日利亚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归纳广东省与尼日利亚两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2)说明A地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比较尼日利亚农作物的南北差异及形成条件。(4)指出A地畜牧业发展迅速带来的环境问题,并说明解决措施。(5)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非农产业的经验,提出尼日利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1)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2)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6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区域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某时的海平面气压及天气系统图。(1)据图指出我国境内将遭受暴雨影响的地区。(2)列举上述地区暴雨后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
【旅游地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这就是 “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材料二: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1)人们常说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原因。(2)2007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简要说明原因。
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1)据材料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