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容易
  • 浏览 14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下列四个句子,对划线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③大王见臣列 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

A.③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 B.①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
C.②④的意义、用法相同 D.①④的意义、用法相同

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在于险远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例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凭着他们的深入思考,因而无处不到过。
B.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C.是因为他们深入探究,处处思考问题。
D.凭着他们深入思考探究的精神,无所不在。

作者登山游洞,半途而返,应该说“无得”,而文中却说“有得”,对作者“所得”的正确理解是(   )

A.这是作者从另一角度说的,表面看来,游后洞没有尽兴是所失,但从中领悟出一个哲理,这正是在“求思”方面的“有得”。
B.作者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游了前洞,而且还从碑文中论证了华山的本名,总算有收获。
C.这是作者自我宽慰的说法,认为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达到了一定深度,看到了一些奇观,还是有趣的。
D.作者认为自己这次游洞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于是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