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住房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基本要求,然而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望房兴叹,又造成各地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只要价格适中、设计合理、老百姓还是愿意掏腰包的。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调控力度,多建、快建普通老百姓买得起、买得着的住房,并大力发展住房金融,帮助广大群众早日实现住房梦。请从价格影响消费的角度,简要说明“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望房兴叹”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四国。中国主张各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构建真诚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访问期间,拉美媒体把最醒目的版面、时段留给了中国贵宾;中国将一套包括《北京青年》、《老有所依》等作品的DVD光盘作为国礼赠予对方,明确表示将在巴西增设多所孔子学院,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为外国友人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材料二: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遭遇倒寸困难,都压不扁、折不育,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与祖国同行,我们不要吐槽、不要牢骚、不要抱怨,我们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要“正能量”。(1)结合材料一,分析此次习主席拉美之行是如何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思考并回答应如何积极创造“正能量”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我们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班同学就《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韩剧在大陆热播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乙同学认为:韩剧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国家文化工作者的反思,一部好剧并不是闭门造车所能写出来的。材料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
材料:广东A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引进项目的时候,A市政府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通过了《根本哈根协议》,就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在联合国 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表明中国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义。(2)从宏观调控的手段角度,分析国家怎样做能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