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的依据是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 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C.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D.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据《史迪威》一书记载:1944年,为了说服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并同意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团,罗斯福决定派副总统华莱士赴华访问。他让华莱士转告蒋介石:“如果蒋委员长不能解决好共产党问题,他这位总统就无法使俄国人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表明罗斯福( )
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变革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可怕者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